火箭队重组4中锋阵容***长臂射手挤走前*****5号位3轮换定调

火箭队的*近几场比赛,轮换阵容有了一定的变化。塔克的**令火箭队收获颇多,除了首轮签以及次轮换首轮的互换权之外,火箭队还在这笔**里得到了2位即战力球员——33岁的奥古斯丁(控卫)、25岁的威尔森(大前锋/中锋)。甚至还有消息显示,火箭队突然加入了对于中锋德拉蒙德的争夺当中。

要知道此前对德拉蒙德*感兴趣的,无外乎是**、篮网这样的球队,但火箭队突然加入争夺,这意味着什么呢?显然,火箭队对补强内线*有兴趣,此前火箭队还差点通过**,用奥拉迪波换回魔术队的当家大前锋阿隆-戈登,只是在**的*后时刻,双方因为一些小细节而谈判失败。

可以看出,火箭队对他们的后卫线、前锋线已经很满意了,至少这两个位置有小波特、小马丁和泰特3人存在,只要留住他们并加以重用,相信他们能成为火箭队重建的核心。而内线除了伍德之外,火箭队还想继续引援加强深度。但实际上,火箭队的中锋位置深度已经*够了,考辛斯被裁掉之后,火箭队签下了23岁的中锋贾斯汀-巴顿,从发展联盟回归的小马丁也能客串中锋,新来的DJ-威尔森身高6尺10寸,在现代小球战术中,这个身高出任中锋绰绰有余。

再加上伍德,火箭队至少纸面上可用的中锋球员一共达到了4人之多!这不禁令人想起2017-18赛季火箭队*强阵容时,也是有4位中锋坐镇内线。除了卡佩拉之外,内内、塔里克-布莱克以及塔克4位中锋各有所长,甚至算上被下放到发展联盟的双中锋周琦+欧努阿库的话,火箭队有6位球员可以出任中锋位置。

想要重新崛起,火箭队的内线建设一定要加强。如今火箭队的5号位一直在进行着优化,威尔森已经在加盟火箭队后的3场比赛里出场了,他的到来也让前**中锋巴顿失去了位置。威尔森在3场比赛里的数据分别是:0分3篮板、8分1篮板和7分2篮板,虽然数据并不起眼,但威尔森的状态是逐渐上升的。

拥有2米21超长臂展的内线摇摆人威尔森,不仅具有出色的三分投篮能力,也有**的速度和运动能力,他正是火箭队一直在苦寻的机动型内线。25岁的年龄更是完美适合火箭队的重建计划,在近期比赛里,巴顿已经正式掉出轮换,伍德+小马丁+威尔森3人,已经成为了5号位的3大轮换。

广东男篮经常采取五上五下轮换,两套阵容到底哪套实力更强

广东男篮本赛季在**核心易建联赛季报销的情况下,在轮换方面显得更加坚决而大胆,甚至还出现了“五上五下”的轮换战术,将球队活生生分成了两套风格迥异的阵容。当然,这是建立在坚实的板凳深度的基础上的,是其他大多数球队所无法效仿的打法。

本赛季广东男篮这两套“五上五下”轮换阵容个别场次会有些许差别,不过大部分时间配置还是比较固定的,分别是:

1、**阵容:赵睿、威姆斯、周鹏、杜润旺、苏伟;

2、替补阵容:徐杰、胡明轩、布鲁克斯、任骏飞、曾繁日。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角度对比一下两套阵容。

一、身高和运动能力

两套阵容咋一看应该说从身高上区别非常明显,**五人身高优势显著,赵睿1.92米,威姆斯1.98米,周鹏2.05米,杜润旺2.05米,苏伟2.12米,身高*矮的都在一米九以上,应该说这样的阵容面对大多数球队身高上都不会吃亏,尤其是威姆斯和周鹏两个点,基本对上任何对手都是错位的存在。

而替补阵容中内线两名球员也才2米出头,马尚·布鲁克斯提到小前锋的位置,身高其实仅有1.98米,若不是马尚臂长惊人,个人能力超,所以并没有受到对手防守多大的干扰。后卫线徐杰和胡明轩身高分别是1.78米和1.90米,而且体型方面相对单薄,应该说身高和对抗方面相对吃亏。

不过,此消彼长的是运动能力方面,**阵容推进速度和运动能力是远远不及替补阵容的,尤其是苏伟的存在,对于下快攻是有所影响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结起来,**阵容身高对抗占据优势,替补阵容运动能力是占据上风。

二、进攻防守能力

接下来我们看看两套阵容的数据对比。

1、**阵容:

苏伟4.8分3.8篮板0.3助攻;

杜润旺12.7分2.1篮板0.9助攻;

周鹏10.6分4.3篮板2.1助攻;

威姆斯15.1分3.2篮板4.3助攻;

赵睿11.2分3.3篮板6.0助攻;

2、替补阵容:

曾繁日5.2分4.5篮板0.5助攻;

任骏飞11.9分6.3篮板3.8助攻;

马尚26.5分3.6篮板3.8助攻;

胡明轩13.8分3.2篮板2.2助攻;

徐杰8.4分2.3篮板3.3助攻。

这么一看我们可能看出来得分和防守能力的高低,汇总起来的数据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就看得出端倪了,**阵容的总数据是54.4分16.7篮板13.6助攻,替补阵容的总数据是65.8分19.9篮板12.4助攻。

显然替补五人无论是得分还是篮板方面都是高于**五人的,尤其篮板球这项数据似乎有点意外,反而是替补身高较矮的五人更占优,这与球员对篮板球的判断力有关,当然替补阵容常常对上的是对手替补的阵容,应该说经验和能力方面是占优的。

不过助攻数方面是**阵容比较**,也就是说似乎**阵容打得会更加整体一些。

三、对外援的依赖程度

本赛季广东男篮五上五下的体系依赖于板凳深度,其实同时依赖于阵中两名强力外援。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两套阵容的得分能力,其实这样的数据能说明替补五人的得分能力都强于**阵容吗?

显然不可以,毕竟替补阵容中马尚·布鲁克斯场均得分高达26.5分,为全队**,拉高了这套阵容的整体得分数据。对比起来,马尚·布鲁克斯得分占据替补阵容总得分的40.3%,威姆斯则是只有27.8%。显然,替补阵容对于马尚·布鲁克斯进攻能力的依赖要远远高于**阵容,这也是之所以助攻数据**五人占优的很好的解释。

广东男篮这样大胆的“五上五下”轮换将球队分成了两套阵容,两套阵容都有一个很固定的出场时间,而且出场时间分配得比较平均,应该说这样的轮换方式可以时刻保持场上阵容的体能和防守强度。同时,由于长期的磨合使得两套阵容各自球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很好,战术执行力很强,这些是这样的阵容轮换的优点。

不过,一旦比赛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犯规困扰、伤病或者状态起伏,而不得不拆开两套固定阵容的配备,这种时候场上五人能否打出原有阵容配置的默契程度就很难说了,而且由于长期固定的出场时间和出场节点容易令球员心理和身体上养成一定的思维惯*,一旦打乱也不好保证球员的竞技状态,这或许是“五上五下”*大的弊病,不过这样的变化情况是需要球员自己去调整的,也许我们也不必太多担心。

1、体能优势:尽可能避免陷入陈地战,弥补内线缺陷;

2、保护老将:出场时间30分钟内,减少伤病,为季后赛蓄力;

3、锻炼新人:人人有球可打,在实战中成长;

4、外援优势*大化:让外援各自带队吸引防守,打造一星四射战术。

二、五上五下,弊端也非常明显:

1、没有因对手而针对*的部署;

2、没有因球员状态而有效调整;

3、有吃大锅饭、不珍惜的嫌疑;

4、不利于磨练*强阵容和季后赛战术体系;

5、不利于后卫成长。

三、调整策略:

1、依赛程和球队实力明朗化,对对手实力、特点(内外线强弱、后卫与持球点)分成:内外都强、内线强、外线强、内外都一般、内外都弱五大类。

2、依此调整五上五下人员结构、或轮休陈容的第1-3强点,让第11-12人加入阵容。

广东男篮经常采取五上五下轮换,两套阵容到底哪套实力更强?两套阵容强弱实力差不多,五上五下早就有球队实用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五上五下,有利有弊,有利是,5上5下,球队有充*的参赛人员,5上5下充分保证球员的体力,用5上5下和对乎拼实力,拼体力,主要特点是打快,针对对方年龄大,和对方拼体力,特别是下半场和对方拼体力,用体力充沛拖跨对手,广东男篮凭次战术,也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弊是换人太频繁,有些认员刚找到状态又要下场,等到再上场,又要通过一定的时间适应,这种5上5下,遇到强势中锋的球队,5上5下就不灵了,如遇到强势中锋的浙江队和广厦队,就要吃亏,广厦队有强势中锋,广东提速,浙江男篮速度更快,高快结合,广东男篮5上5下频繁换人,也是他们需长明间才能找到手感,所以输球也在所难宪,5上5下那套更强,根据不同的对手,有时先发5人强,又时后发5人强,据体认为,强弱都差不多。

广东采取的5上5下,是在少了易建联之后,中锋也只有苏伟,苏伟技术粗糙,难堪重任,无耐之举,采取5上5下,耒和对手拼体力,拼意志,下半场对手体力下降时,可采取一击致命,取生对手。刚结束的广东和上海的比赛,无论广东对5上5下怎样调态,都无济于事,两套阵容怎样调整,对付上海男篮,都没有明显收效,*终被上海男篮所击败。

按实力来看,杜锋的**阵容比替补要强的,一般来说,CBA的**基本可以确定为本队实力*强的5人组,少数球队才会有第六人的安排,没有伤病的情况下,实力更强的球员,**必然是要给的。

杜锋的**基本可以确定为赵睿、威姆斯、周鹏、杜润旺、苏伟。

平均高度是**的,这也是杜锋所能排出的**,*合理的**高度。

赵睿195身高,能防到三号位,经常主防对手小外援,今年突破没有往常那么犀利了,因为他在慢慢接受改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后卫。

周鹏和威姆斯,锋卫摇摆人,周鹏的防守不多说,五号位都能打,威姆斯也没少去内线协防,两人都擅长打快,威姆斯推进速度是联盟*快的,周鹏攻防转换也是本土球员*好的,他俩是杜锋小球快攻的核心轴点。

杜润旺有三分,现在还多了持球面框,稳定的一笔,在四号位上,他挤掉了**二飞,因为他比二飞更适合**,杜锋没一套阵容都必须配置一个射手,杜润旺明显就是那一个*佳人选,二飞是阿联的僚机,主机受伤了,僚机也就废了一部分作用,有点可惜。

**中锋苏伟,在某种程度上,苏伟是个坑,在某种程度上,广东队又没法少了苏伟,他现在就像热火的哈斯勒姆,当年雷霆的科里森,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苏伟就是广东用来对付拉杜利察,韩德君,王哲林,哈达迪这种重型中锋的*佳人选。

**五人,分工明确,而且外线都能换防,不存在太大的防守漏洞,如果阿联没法回归的话,季后赛**也会是这套阵容。

替补稍逊一筹,不过替补往往是拉开分差的主力环节,这是占了轮换时间的便宜,每节6分钟时间是**暂停环节,也正是球员体能达到的**个临界点,通常对手是没法五上五下的,**和替补会轮换两到三个球员,对手上实力较差的替补,在对面轮换阵容实力较差的这个时间段,广东二号阵容就能顺势拉开分差。

因为除了体能占优外,替补里还有个砍分**马尚,马尚在CBA里就是**档的存在,无论阵地战还是快攻,都能打,一对一基本无解,对手上包夹他也能传球给底角队友投三分,套路就是这么个套路,对面教练们都懂,就是防不住。

二号阵容徐杰、胡明轩、马尚、二飞、阿日。

除了马尚和二飞有打**的能力外,其余三人均是广东队一直以来的替补,毕竟还年轻,像周鹏,苏伟,任骏飞,当年也是从替补一步步走上**的。

二号阵容短板是明显的,搭配也并不科学,除了高度不太够之外,外线三人都要持球,胡明轩徐杰都是控卫,内线任骏飞也要持球,曾繁日倒没所谓,做好护框就行,按照木桶理论,徐杰是*短板,但他打无球的次数*多,为何一个178的矮个后卫能频频从对面中锋球员手里抢下篮板?频频制造奇迹?因为是被*的,进攻端球权不够,只能在防守端争取机会了(同理,胡明轩也是,实际上他比徐杰抢板还要更拼,更凶)。

二号阵容的命门在于马尚,马尚打得好,第四节广东队主力就能打卡下班,表面上马尚是替补,实际上,马尚的作用要比威姆斯大,仅就这个赛季来说(前两个赛季威姆斯作用更大),因为少了易建联,像威姆斯,周鹏,王薪凯这类的锋线球员都被一定程度限制了,内线少个护框大将,王薪凯变得不会投了,没了阿联的内线牵制,威姆斯的突破比以往要难一些,换成大量的急停中投,苏伟实在太慢了,后场开球要比阿联慢个0.5秒,这细微的影响,对于威姆斯来说,相当于起步慢了3米远,影响*大还是周鹏,因为他要顶上五号位。

二号阵容不是固定的,因为广东队一年级球员还有不少,杜锋会根据对手实力情况,比赛强度,赛前轮休名单,适当在第二阵容安插几个板凳末尾去练兵。

一号阵容和二号阵容大体情况如此,但这两套不是*强,*强的是赵睿,马尚,周鹏,杜润旺(苏伟),任骏飞的这套,一般只有到第四节*后阶段,两队分差咬的紧的情况下,杜锋才会用。

五上五下应该是本赛季广东特有,也只有广东敢这么安排。

五上五下对阵容要求非常严格,首先你要能保证球队的阵容实力雄厚,而且两个阵容都要有**的进攻发起点。

作为CBA小球战术的***,广东讲的就是以快打快,要发挥攻防转换这个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队员的体能就非常重要,五上五下,每六分钟一换人,这样既能保证进攻效果,又能充分利用每个球员。

广东的两套阵容基本是:**:赵睿、威姆斯、周鹏、杜润旺、苏伟;

替补:徐杰、胡明轩、布鲁克斯、任骏飞、曾繁日。

这两套阵容没有谁强谁弱之分,各有特点,**有高度,*矮都在1.9米以上,替补有速度。

广东五上五下效果虽然好也不是没有缺点,一个问题就是场上节奏出现断层以及战术执行不到位。

广东男篮比赛中二套阵容经常五上五下,正好说明这二套阵容没有谁比谁强。

纵观美职联比赛,没有哪支球队采取二套阵容五上五下的莫名蠢蛋的打法。通常做法是,根据场上实际情况,要么换下发挥失常及体力透支的队员,要么换上战术变化须要上场的队员,尽量保持场上主力及战术的有效*和连续*。发生五上五下的情况,一般是大比分**垃圾时间锻炼新人。杜峰搞的这种二套班子互换戏码,完全就是自以为是的乱弹琴,一付土*式的嘴脸,自欺欺人。

杜峰敢胡弄这种互换阵容的做法,恰恰*露了他的狂躁和无为,这种打法美其名曰消耗对方体力,往往得不偿失,搞的本方队员无所适从,过激过猛的防守,导致犯规无形增多,也难调动场上队员积**,并没达到限制对方得分的目地。

杠峰敢在国内这样互换阵容打法,除了一二场侥幸蒙*对方暂时得利以外,他**不敢带领**队打这次****时冒险乱用一次,否则他会输的很难看。假如像郭艾伦这样的核心队员场上发挥的很好你把他们忽然换下试试,不翻船才怪。特别**队整体实力不俗,不是你多换人就能轻易把别人拖垮。比赛得分*关键,所有的用人和战术都是为了自已多涨分,别人少得分,你不管怎么换人,总不能换上七八个多打少吧?别人个个在正常时间段体力充分,发挥很好,你互上互下就能压抑别人的势头,岂不是见鬼的笑话。

古人云,大战之际,阵前换将,兵家大忌也。

总之多玩点创新尝试不是坏事,总比**一套传统打法好,广东这点无疑是全联盟做的*好的。

CBA联盟*一档***的存在,与其它***比赛时就是教学赛,无压力,俩套队伍都很强,各有优点,俩只队伍实力都无疑对于其它***够喝一壶的。

一套耗你的体积,二套进攻,打服你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